「30 by 30」訴求 強調保護生物多樣性
行政院海洋委員會提出的海保法草案採納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制定的「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Kunming-Montré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特別是其中受到高度關注的「30 by 30」目標,旨在2030 年前保護全球30%的陸域和水域的物種多樣性。該框架不僅強調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也被視為未來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重要基礎。
與海洋息息相關的離岸風電產業,近年來已有許多針對風場內海洋生態的研究顯示,離岸風機水下基礎及其他結構具有近似魚礁的功能,吸引多種海洋生物聚集。
本篇文章將介紹四個不同地區的離岸風場目前的水下生態:
台灣: 大彰化離岸風場
位於彰化外海35-60 公里遠的大彰化離岸風場,從下方影片連結可以看見風機水下基礎和防淘刷保護材料的硬基質及孔隙,吸引了藤壺等生物附著,及多種不同魚類悠遊在風場中。除此之外,大彰化風場也與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合作進行珊瑚育生可行性研究,嘗試以離岸風機水下基礎作為珊瑚的生長棲地。
荷蘭: Borssele III & IV 風場
荷蘭Borssele III & IV 離岸風場於去年在風場展開生物多樣性的調查。結果顯示,該風場內已形成新的海洋生態。研究人員透過水下攝影發現在風機基座周圍聚集約65種不同的生物,包括蜘蛛蟹、海鰻及海葵等。
蜘蛛蟹示意 (shutterstock)
德國: Meerwind Süd/Ost 風場
位於德國的Meerwind Süd/Ost 離岸風場,風機的水下基礎及保護工法形成人工礁體,是大西洋鱈魚理想的藏身處和築巢場所。不僅可幫助鱈魚躲避掠食者,更為鱈魚幼魚提供庇護和覓食的場域。
鱈魚示意 (shutterstock)
美國: Block Island風場
場景移到美國首座離岸風場Block Island。統計資料顯示風場並未對當地漁業資源與漁獲量造成顯著影響,甚至部分魚種如鱈魚和黑鱸的數量還有增長。從海洋能源管理局 (BOEM) 發表的影片中也可清楚看到水下基礎上面的底棲生物和周圍聚集的魚群,包括鯧魚、小鰩魚、冬鰩魚、大西洋鯡魚等。
上述這些案例皆展示了全球各地的離岸風場在施工結束後,所展現的豐富海洋生態現況,顯示離岸風場具備創造海洋生態多樣性的正面效益的潛力。